欧盟与中国之间所设置的太阳能产品限价限量(Minimum Import Price,MIP)协议预计将在2017年3月终止,但又有中国厂商退出协议。随着仍维系MIP协议的中国大厂所剩无几,此制度几乎形同虚设。
中国厂商江苏赛拉弗(Seraphim)、宁波华顺太阳能等两家公司宣布退出中欧MIP协议名单,已是在天合光能、晶澳、晶科、乐叶光伏、西安隆基、无锡尚德等知名度高的公司之后又有太阳能厂自请退出。加上欧盟先前已陆续剔除阿特斯、昱辉、中盛太阳能、宁波欧达、宁波启鑫等共近二十家厂商,实际仍继续维持MIP协议的大厂已经不多。
PV Magazine报导,赛拉弗与华顺太阳能被发现有破坏MIP协议的嫌疑,因此退出MIP协议,但是遭逐出或者主动退出,目前讯息并不明确。退出MIP协议的厂商,未来从中国进口太阳能板到欧洲,就缴交高额双反税;但随着欧洲市场需求减弱、中国厂商在第三地产能逐步到位,国际间贸易壁垒的影响也随之减轻。
中欧MIP协议在2013年8月与中欧太阳能双反同时推出,原本将于2015年12月结束,但因EU ProSun在2015年控诉中国有厂商违反协议,因而使MIP协议递延到2017年3月,且欧盟也展开了反诈欺、反规避等相关调查,甚至延烧台湾和马来西亚厂商。
前身为欧洲太阳能产业协会EPIA的欧洲太阳能组织SolarPower Europe曾于今年7月联合上书,呼吁欧盟中止对中国太阳能产品的贸易壁垒。SolarPower Europe认为,中欧MIP实施三年以来无助于欧洲太阳能产业,却反而造成八成以上的相关工作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