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本大选结束后,安倍晋三随即成为日本战后任职最长的首相。
据共同社22日晚报道称,自民党获得额定议席数465个的过半数议席(233个以上)、安倍政府继续执政已成定局。安倍最早将在11月1日的特别国会上被任命为第98任首相,启动第4届安倍内阁。
此次选举颇有看点,也能源也是各党派打出的“手牌”。此前,以首相安倍晋三为首的自民党、小池百合子领导的希望之党,以及枝野幸男为代表的立宪民主党成“三足鼎立”,三者的政纲均集中于修宪、消费税及核能等三大范畴。
据日媒报道称,安倍政府把利用核电站作为能源政策的支柱之一,已重启了关西电力高滨核电站3、4号机组(福井县)等5座机组。
报道称,然而此次日本众院选举战中却未提及新增设核电站,未来蓝图十分模糊。在野党倡导零核电和普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但却不明确能否控制用户负担并实现目标。朝野政党均难以说是直面将来的课题。
自从福岛核灾敲碎了日本的无限能源梦,现存核电站的去留乃至是否索性全面废核,也就成为一项重要政治议题。
安倍政府2014年4月的内阁会议通过了能源基本计划。将核电作为重要的基荷电源,改变了力争零核电的前民主党政权的政策。还定下目标到2030年度使核电站发电量占到整体的20至22%,包括水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占到22至24%。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目前正在亚太地区不断掀起事端,口碑非常不佳。然而鲜有人注意到,安倍晋三种种令亚太诸邻不快作为的背后,能源是其重要驱动。
2014年,安倍晋三积极推进重启核电和扩大能源进口,或许有望缓解目前紧张的亚太局势。
能源饥渴的日本
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在过去60多年时间内始终没有获得正常国家地位;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有着与其经济地位非常不匹配的国际影响力,不仅在军事上完全受到美国控制,在国际外交和政治中也毫无地位,也正因此,获得军事和外交独立权一直是日本国内的普遍诉求。囿于美国压力,日本政府始终不敢跨越此道红线,但自“广场协议”之后,日本经济进入了“失落的20年”,为转移民众视线,日本政府开始有意识引导国内舆论转向国外。
1993年,小泽一郎提出“正常国家论”,迎合了普通民众对被美国“胁迫”的不满心理,经过近20年的发酵已经逐步成为日本主流的思潮和政见之一。自2012年美国高调提出“战略重心东移”之后,日本政府又开始重拾这一套路,在右翼首相安倍晋三的领导之下趁势搅浑亚太局势,企图以此获取美国在日本国家地位上的让步,而这也正是目前亚太局势日趋紧张的主要原因。
不过每一次日本“正常国家”思潮泛滥之时,往往都对应着现实的国内民生问题,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看不见的国际地位和所谓的“正常国家”地位的影响,除了偶尔爆出的美军丑闻之外,始终是不痛不痒,政客的虚伪言辞远不如日常生活来得重要。1993年小泽一郎提出的“正常国家论”时正逢因第三次石油危机引发的日本国内经济危机,失业率骤增之下民众普遍将经济问题的原因归咎于美国的盘剥和政府的无能。
2012年以来安倍晋三再度故调重弹,同样面临着日本经济不稳、债务水平不断提升以及能源危机再现的窘局,希望将民众视线向外转移。然而最新的民调显示,日本普通民众对目前政府最大的诉求是恢复经济、反对核电和提高社会保障。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近20个议题中,排在最末位的是目前安倍政府最积极推进的“外交和国防正常化”。由此可见,在面对国内危机中,安倍晋三实在是打错了算盘。
不过从民调数据中可以看到,目前日本民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中,除了羸弱的经济形势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能源问题。反对重启核电、提升社会基本保障、降低用电和其他基础生活成本是民众的最大诉求。在过去近50年的时间内,能源作为战略物资,一直与政治脱不了联系,而这也是日本政府屡次偷梁换柱,将经济问题引申为政治问题的主要借口。
作为全球第五大能源消费国,日本几乎没有任何能源生产能力。虽然自2000年以来,日本也在积极模仿欧洲发展清洁能源,并大力推进节能社会建设,但截至2012年日本仍旧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和第三大原油进口国,2013年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达94%。由于缺乏国际政治地位,虽然进口量庞大,日本却几乎没有任何议价能力,在原油进口上饱受“亚洲溢价”困扰,其进口成本不仅远高于欧美,而且比亚太邻国还要高,2013年前11个月日本原油进口均价108.5美元,比同样主要从中东进口原油的中国还高出近1%。
在天然气进口上,日本更是饱受“欺凌”。2013年其进口均价为16.1美元/百万英热(3.4元/立方米),高出美国逾4倍,比同为天然气主要消费和进口地的欧洲高出近七成。高昂的能源成本进一步恶化了日本的贸易平衡。2013年前11个月日本贸易赤字高达10.2万亿日元,同比增长61%,能源在日本贸易进口中占到了半壁江山,而这是继2011年福岛核电泄漏以来连续第三年出现贸易赤字,且扩大速度逐年增长。高昂的能源费用不仅沉重打击了企图通过“安倍经济学”重振日本经济的安倍政府,也令民众生活成本大幅提升,成为目前日本政府难以应对的最大社会问题。
日本的能源问题
2012年12月,复出的安倍晋三不再有内阁丑闻和参议院败阵的掣肘,开始真正显示出其“鹰派本色”。彼时的日本在连续两个季度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之后又再度出现走弱迹象,安倍晋三上任伊始,便开始了在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的大动作——包含大规模宽松和货币贬值的所谓“安倍经济学”,以及外交上的一连串挑衅和政治上不断要求“国家正常化”,安倍晋三誓将打造一个全新的日本。
隐藏在安倍晋三“新日本”计划背后的是能源危机带给日本的冲击。
支持安倍晋三大规模宽松的最主要论据是2012年近7万亿日元(800亿美元)的贸易赤字,这一数字在2013年又被重新刷新。然而其主要原因并非日本出口的缩减,而是能源进口成本的激增。在寻求低价能源无望之后,安倍晋三无力通过削减能源成本控制贸易赤字,因而只能另辟蹊径。
而安倍晋三外交上的极右表现,亦有较大部分来自于对能源安全缺乏掌控的恐慌感。
2013年,初上任后出访第一站,安倍晋三就选择了越南、泰国和印尼这东南亚三国,此举被广泛解读是为了加强对中国的围堵。然而鲜有人注意到,此三国是亚太区域除中国和印度两大原油消费国之外产量最高的3个产油国。此外,随着近年来南海开发速度的加快以及路上油气走廊概念的提出,此三国也都是潜在的油气大国。安倍晋三与之谈到的也多为资源合作。随后安倍晋三再度出访蒙古、俄罗斯和美国,主要议题仍旧是能源,蒙古的煤炭以及俄罗斯和美国的天然气成为安倍晋三垂涎的宝藏。5月出访中东三国,安倍晋三更是直截了当提出能源合作。由此可见,安倍晋三在上任之初,一系列外交基本以能源为核心。
此外,在安倍多次言论中不难看出,能源与安保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中东国家、美俄在能源谈判上的强势,很自然让日本认为军事实力的匮乏是其缺乏谈判筹码的主要原因,而日本对于阿曼湾、马六甲等能源进口的生命线的担忧丝毫不亚于中国。由于缺乏陆地通道,海上自卫亦仅限领海,日本维护自身能源安全的能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另一方面,这种“相辅相成”有很大一部分也是针对中国,由于中国和日本的能源进口基本完全重合,此前还多次为此发生龃龉,加之东海油田问题,中国自然是日本能源外交最大的“绊脚石”。
在美国屡次承诺出口天然气爽约、俄罗斯不断加码之后,日本还一度尝试开采可燃冰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最终安倍晋三的一系列能源外交并未成为其政治筹码,能源成本继续攀升,安倍晋三在能源外交上的软弱也令其备受指责,而这也促使其在外交上日趋强硬。
由于安倍晋三的措施并未切中问题根源,因而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经济上,经过安倍晋三大规模刺激之后,2013年第二、三季度日本经济虽然开始出现了回升迹象,然而高达240%的债务水平以及潜在可能引发的贸易战和美国收紧宽松后对日本的冲击,都随时可能引发日本新一轮经济危机。外交上一系列强硬表态,在国内并未给安倍晋三加分,在国外却引发了强烈反响,亚太局势日趋紧张,以至于美国都公开表示对安倍政府的“失望”。在对奥巴马抱怨了一番被曝光之后,安倍晋三还不得不赶紧道歉,并对到访的共和党参议员点头哈腰谄媚,这令安倍晋三在国际上大失颜面。
痛定思痛之后,安倍晋三在2014年开始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削减能源进口成本、提高能源自给率。传统能源出口国对日本的强势地位难以撼动,安倍晋三就将目光转向非洲这片处女地,新年刚过,安倍晋三马不停蹄地访问非洲三国——科特迪瓦、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以及中东的阿曼,与之同行的还有三井物产、三菱商事和丸红等30多家企业和大学的代表。此举显然是为其在2014年能源整体规划铺路,大批企业随行意在扩大在非能源影响力,稳定油气供应。
于内方面,安倍晋三积极谋求重启核电。自去年第三季度起,安倍政府出台新的核电安全规范,并将其列为核电重启标准。目前日本核电监管委员会(NRA)已接到7家公共事业公司共计16座反应堆的重启申请,接下来还将有更多申请。虽然民间反核情绪仍旧高涨,但高企的能源压力仍令安倍晋三不得不加快行动。1月15日,安倍政府批准了东京电力公司的《新综合特别事业计划》。据此计划,日本政府将加大对东电的援助力度,东电将实施包括引入控股公司制度、扩大电力销售范围在内的经营强化措施,分步实施“脱国有化”进程,以期尽快达到重启标准。
此外,临近东京都知事选举,虽然参选的前首相细川护熙以及支持他的前首相小泉纯一郎都主张“去核电”,安倍晋三迫于党内压力不敢公开高调对抗,但仍坚持将于2月推进“基本能源计划”,此举将给安倍政府重启核电提供支持。由此可见,能源已成安倍政府在2014年执政的核心问题。
总结来看,安倍晋三在过去一年多时间内,种种在外界看来颇怪诞且不理智的行为,归根到底还是能源问题。然而其作为已经离了能源的本意,把本该很简单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化。
2014年,安倍晋三有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的迹象,美国在能源问题上也开始逐步给予日本一些支持,能源或许有望成为化解亚太局势紧张的钥匙。
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