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集邦新能源网 > 产业资讯 > 正文

核发了800万个只卖出2万个 绿证在中国该怎么卖?

作者: | 发布日期: 2017 年 11 月 17 日 9:17 | 分类: 产业资讯

“四个月,绿证仅出售2.1万多张,筹集资金不足1000万元。”

10月下旬,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在成都召开的光伏热点问题研讨会上说。

绿证是绿色电力证书,是中国政府颁发给陆上风电、光伏(不含分布式光伏发电)发电企业每兆瓦时非水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发的电子证书,是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确认和属性证明,以及消费绿色电力的唯一凭证。

“目前绿证认购平台需要改进,最好放到电费单上,而且应当扩大宣传。”王斯成表示。

绿证面向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机构和个人发售。只要在全国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认购平台上认购一张绿证,就代表了你消费的电量中有1000千瓦时是绿色电力,即由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所发电量。

“刚开始认购时在朋友圈里热闹了一下,后来没再听到声音。”在中国光伏大会绿证市场研讨会上,有参会者对记者说。

今年1月18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三部委发布了《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拟在全国范围内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证核发及认购交易制度,并要求自7月1日起正式开展认购。

按照国家主管部门的设想,是想通过推广绿证制度,引导全社会的绿色消费,促进清洁能源的消纳利用,进一步完善风电、光伏发电的补贴机制。

但挂牌出售以来,绿证交易“核发多,交易少。”

2万个绿证卖给了谁?

中国绿色电力证书认购交易平台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绿证的认购者共有1576名,共认购21257个绿证。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断增加的挂牌待交易绿证个数。截至10月底,已有800多万个绿证被核发,仅涞源新天风能有限公司挂牌的绿证个数就超过了12万个。

绿证购买量仅占核发量的0.26%。

记者查询中国绿色电力证书认购交易平台(下称绿证认购平台)发现,10月超过一半的天数,绿证的交易数量为零,有交易的天数,交易数量也多在个位数。

根据绿证认购平台的数据统计,这2万多个被售出的绿证,其中企业购买量约占比90%,个人购买量占比约10%。

购买绿证的企业和个人排名。

企业成为绿证购买的主力。记者在绿证认购平台统计分析了绿电购买量超过10万千瓦时的企业数据后发现,新能源企业购买量占到了79%,非新能源企业的购买量只占到了21%。

从购买者企业的性质看,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对购买绿证的参与度明显不足。绿证购买量超过10万千瓦时的企业中,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占比仅为6%,民企占94%。

购买数量最多的企业前三名分别为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下称明阳智慧)、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风科技)和江森自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在首批自愿认购绿证交易中,明阳智慧申请购买总计超过1200万千瓦时绿证,成为全国首批申购绿证数量最多的企业。

明阳智慧副总裁杨璞对记者表示,这1200万千瓦时是中山明阳工业园一年的用电量。在今年8月初,12100个绿证的交易量已全部完成,实现了去年中山明阳工业园100%绿色电力消费。

金风科技在首批自愿认购绿证交易中,申请购买了3000个绿证,是全国首批申购绿证的企业中,数量仅次于明阳智慧的企业。金风科技总裁王海波对记者称,这3000个绿证中,已有2000个已经完成交割,所代表的电量主要用于金风北京亦庄园区二期用电,大概占园区年用电的25%。

作为绿证首批的支持者,这两大企业均表示目前的绿证制度对企业、个人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绿色电力实行自愿认购交易,但自愿行动是一个长期过程。出于自愿,购买者动力不足,难以成为绿色电力的消费主力。”王海波对界面新闻记者称。

杨璞对记者表示,企业或者个人购买后,只是获得证书以证明其对绿色电力发展的贡献。为了提高购买者的积极性,在激励政策方面需要加强。“目前绿证的购买者多为能源企业或者是从事能源工作的个人,如何让非能源行业的群体知晓绿证购买平台,并购买绿证,还需要在宣传上多下功夫。”杨璞说。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低碳节能事业部副总经理杨小山在调研后发现,社会公众对绿电、绿证等概念不太清楚;个人用户参与绿色电力消费的动力不足;对于企业用户缺少外部激励,也缺少内部驱动。

“企业购买者的数量并不多,一方面是中国的绿证价格相对国外比较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家还在观望。看这项政策能够为企业带来什么样实质的好处。”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博士艾琳在绿证研讨会上表示。

鸡肋“绿证”?

按照规定,绿证的价格不能高于证书对应电量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贴。风电绿证价格一般不超过0.26元/千瓦时,光伏绿证价格一般不超过0.55元/千瓦时。风电、光伏发电企业售出绿证后,相应的电量不再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的补贴。对于申请核发绿证的发电企业,表面上并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风电的装机和发电量多于光伏发电,成本也低于光伏发电。因此以风电发电量核算绿证更便宜。

绿证交易制度在国际上是一套成熟的清洁能源市场机制,在荷兰、美国、澳大利亚、瑞典等发达国家被广泛使用。在这些国家,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包括“强制配额”和“自愿认购”两种机制,通常为两者并行,更多则是以配额考核制度为主。

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是指国家或地区政府,以法律的形式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市场份额做出强制性的规定,能够真正识别出绿证交易的买家主体。

中国从2010年起同步开展了配额制的研究,截至目前尚未落地,仍停留在发布征求意见稿阶段。业内担心,此时开展绿证交易,绿证制度会成为“鸡肋”。

在杨小山看来,现阶段的绿证交易,更多的是对绿证制度的探索,将“绿色电力证书”这个新概念引入公众视野,增强公众对可再生能源、清洁发展的认知,同时将绿证作为消费绿色电力的权威证明,吸引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个人参与绿色电力消费。

“同时也是为绿证强制配额交易积累证书核发、交易组织、资金监管等工作经验,奠定基础。”杨小山说。

从目前申请核发绿证的发电企业数量上看,越来越多的发电企业已经意识到,可再生能源在未来必定需要摆脱现有激励机制,绿证交易制度才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绿证收入很可能成为发电企业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曾公开表示,在2020-2022年期间,中国风电要基本实现摆脱补贴。

中国可再生能源目前执行固定电价制度,给予可再生能源相应的补贴。但随着新增装机规模的扩大,补贴资金缺口将越来越大,这种制度将难以为继。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已经超过700亿元。以规划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预测,到2020年,补贴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到2000亿-3000亿元。

绿证制度的出现,实际上是为了帮助填补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缺口。对发电企业来说,该机制允许它们在正常结算电费的基础上,通过出售绿证获取额外收益。

“如果补贴长时间无法到位,将对发电企业带来直接的财务成本压力。”杨小山说,“发电企业如能提前申请绿证并以相对合理的价格售出,可提前收回现金流,迅速获得收益或继续投入生产,同时也规避了远期货币的贬值风险。”

绿证交易还把发电企业从幕后被动等待补贴的角色,推到了与电力用户进行交易的一线。艾琳表示,在这种新的模式下,新能源企业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除了能够获取收益来缓解财务压力,而且能通过对有需求的大用户加绿证捆绑销售的模式,跟踪政策措施,来调整营销策略。
摸石头过河

“现在摸着石头过河搞示范,只是一个试水、引领的阶段。”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对记者称。这个阶段的关键是如何有效的推广绿证,让更多的企业或个人参与进来。

大多数人将期待放在配额制的落实上。多位业内人士均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希望尽早推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绿色证书”制度。

上述《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指出,根据市场认购情况,自2018年起适时启动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和绿色电力证书强制约束交易。

配额制将会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进行强制考核,但是考核对象尚未确定。目前业内有两种思路,一是考核电网公司,二是考核发电企业。上述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强制配额政策可能年内会见分晓,但具体怎么批、力度如何还需等待最终的结果。

王斯成表示,若实行绿色证书+强制配额制,按照全国电力需求每年6万亿度,燃煤火电4万亿度计算,如果执行15%绿色电力配额,则每年将有6000亿度绿电,每度电的绿色证书价格为0.2元,每年可征收1200亿元,若强制配额10%,每年也能征收800亿元。

目前,不同区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火电的上网电价有所差别,绿证的价格要根据二者之间的差价决定。杨璞还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绿证想发挥优势,一是要进一步降低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二是要把火电对环境、社会的综合影响体现在电价中,二者共同作用拉近、甚至抵消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火电之间的价差,让绿色证书的交易价格维持在一个全社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受访者认为,绿证制度的推广还应开发更多配套激励政策。比如,对于放弃补贴积极申请绿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可指定配套政策优先确保其电力的并网消纳,减少“弃风弃光”现象。对于积极参与自愿认购的绿色电力消费者,可通过权威、有效的第三方认证向其颁发荣誉证明,表彰其绿电消费行为,并考虑实施税收减免。

绿证目前不允许进行二次交易。杨小山建议,可考虑开放绿证价格限制、允许绿色电力证书的二次交易,使绿证真正成为具有金融价值的现货、期货商品,吸引更多新能源行业外的企业和资金参与绿证交易,充分通过市场手段调节绿证价格,激发市场交易活力。

“现行的绿证交易,很大程度上是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的另一种补贴方式,弥补的是企业发电收入,并不能体现绿色电力消费环节的价值。”王海波也对记者称,“如何让绿证流动起来,赋予其价值,促使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去购买绿色电力才是关键。”

王海波建议,参考能效标识,推行绿色电力消费标识,以市场化的价格体现绿色电力环境友好的价值,引导和帮助消费者选择使用绿色电力生产的产品。“可以对购买具有绿色电力消费标识产品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补贴,刺激消费,促进生产厂家使用更多的绿色电力。”王海波说。

据艾琳介绍,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在考虑出台包括政府优先采购,还有税费优惠等激励政策,还有对购买绿证的企业及绿电生产产品的进行认证。

10月底,北京市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北京市开展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自愿认购活动的倡议》,倡议北京市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和个人积极在全国绿证核发和认购平台上自愿认购绿证。

11月2日,第九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李创军表示,要不断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自愿认购交易制度,鼓励全社会开展绿色电力证书自愿认购,适时启动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和绿色证书强制约束交易。

原文来源:界面新闻

Share
【免责声明】
  • 1、EnergyTrend-集邦新能源网」包含的内容和信息是根据公开资料分析和演释,该公开资料,属可靠之来源搜集,但这些分析和信息并未经独立核实。本网站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在本网站的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2、任何在「EnergyTrend-集邦新能源网」上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资料、资讯、研究报告、产品价格等),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均只作为参考,您须对您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如有错漏,请以各公司官方网站公布为准。
  • 3、「EnergyTrend-集邦新能源网」信息服务基于"现况"及"现有"提供,网站的信息和内容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 4、「EnergyTrend-集邦新能源网」尊重并保护所有使用用户的个人隐私权,您注册的用户名、电子邮件地址等个人资料,非经您亲自许可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会主动地泄露给第三方。
【版权声明】
  • 「EnergyTrend-集邦新能源网」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EnergyTrend-集邦新能源网」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
相关推荐

中核汇能签订全国出口企业最大规模单笔绿证交易

发布日期: 2024 年 08 月 16 日 13:38  |  关键字: ,

国内最大规模单笔绿证交易成功落地

发布日期: 2024 年 07 月 11 日 11:10  |  关键字: ,

国家能源局启动绿证核发工作

发布日期: 2023 年 12 月 19 日 10:26  |  关键字:

绿证到底是什么?

发布日期: 2023 年 12 月 15 日 9:34  |  关键字:

国家能源局:明确绿证核发、管理机构

发布日期: 2023 年 10 月 10 日 11:15  |  关键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