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集邦新能源网 > 产业资讯 > 正文

绿证认购陷入停滞 累计仅成交0.12%

作者: | 发布日期: 2018 年 05 月 22 日 12:11 | 分类: 产业资讯

作为“完善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和创新发展机制的重大举措”,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推出的绿证交易制度被定义为“有利于促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和降低国家财政资金的直接补贴强度,对凝聚社会共识、推动能源转型具有积极意义”。主管部门也明确鼓励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和个人自愿认购绿证。

但中国绿色电力证书认购交易平台网站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只有1738名认购者,共认购27185个绿证。而与之相应的是,目前我国核发风电和光伏绿证累计超过2180万张,27185张的实际成交量仅占核发量的约0.12%。

曾被寄予“支持绿色能源发展”厚望的绿证,为何会陷入“少人问津”的境地?绿证得不到市场“认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低迷的表现能否改观?

认购与否几无差别

绿证于去年7月启动自愿认购之时,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国能日新系统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等都是首批完成绿证认购的“先锋”。

参与首批交易的某新能源企业相关负责人张某告诉记者,最初公司很想支持和推动绿证的交易,所以非常积极。彼时公司一次性投入约200万人民币认购了一批绿证,想带动市场火起来。但作为一家企业,这种带动力量最终有限,终于不了了之。

张某表示,而且企业目前并没有明显的体会到“增强企业影响力、提升品牌社会形象”的效果,虽然公司斥资购买了绿证,但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上,并没有感觉到与以前或者和其他没有购买绿证的公司有什么不同。

据一位接近绿证交易平台运营方知情人士透露,在目前阶段,购买绿证只能证明消费了绿色电力,并没有实质性的奖励。企业认购绿证多是用于自我宣传。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在今年2月初购买的28张绿证就是为了举办会议时宣传“绿色”形象,用购买绿证覆盖会议的电力消费,打造绿色会议。不过认购时,在同等价格下优先考虑公司的合作伙伴。

至于个人购买者,某燃气电厂职工表示,虽然领导没有硬性要求买,但很多人都买了,算是一种个人荣誉,没有实质性作用。另一位以个人名义购买了多张绿证的人士则告诉记者,之前听说使用绿色电力对个人会有一些优惠政策,还是很期待的。

价格是国际平均水平10倍以上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购买绿证在1000个以上的企业只有5家,而且多与环保行业有关,绿证在能源圈外的知名度并不高。而且绿证核发数量多,而购买绿证的需求量并没有那么高,供过于求。

其实一些大型跨国公司一度对国内的绿证交易怀有热情。例如苹果公司是有购买绿证传统的,在很多国家都买,但中国的绿证价格是国际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太贵了。

国内推出绿证最主要的目的是替代补贴。但在国际通行做法中,特别是在自愿认购阶段,卖绿证不影响拿补贴,绿证只是额外的支持。在中国完全不是这样。

另一方面,对于国内企业而言,使用绿色电力的意识尚处萌芽阶段。去年有排行榜总结了世界500强企业采购绿证的数量,像英特尔、苹果、亚马逊等企业都排在很靠前的位置。而国内企业可能还不太适应,阿里巴巴、百度等同类企业名次都相对靠后,中国企业好像并不在意这样的排名。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指出,目前企业认购绿证大部分还是源于对环保的情怀性支持,更多是为了体现一种态度。类似于摩拜这样的企业,更加贴近普通消费者,可能购买的意愿更加强烈。而电网和传统煤电企业对于这样的支出则很慎重。

相关人士表示,管理机构和平台应该多做宣传和推介,在这方面企业能做的很有限,不过让绿证在能源行业内外都保持一定的热度也是目前推广的难点之一。因为很多政策还在调整中,价格体系也可能有一定的改变,所以,现在不是做宣传的好时机。

“强制”交易细则争议颇多

同时,也有一部观点将认购少的原因指向了“自愿”,并指出根本解决办法在于实施“强制”交易。

按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去年2月发布的《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发改能源[2017]132号),将根据市场认购情况,自2018年起适时启动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和绿色电力证书强制约束交易。

今年3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及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也已明确写明,各省级电网公司制定经营区域完成配额的实施方案,指导市场主体优先开展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在市场机制无法保障可再生能源电力充分利用时,按照各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配额实施方案进行强制摊销。

2018年即将过半,据知情人透露,配额和绿证强制约束交易何时能够启动尚无定数。

配额是按年度滚动制定各省级行政区域的全社会用电量中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总量的最低比重。目前配额和绿证的考核对象暂定为售电企业:一方面是电网公司,它代表了大部分的直接用电方和参与直购电的用户;另一方面是各售电公司,它代表着其范围内的个人用户和商业用户;此外还有自备电厂,它们自发自用,也代表了一种用户类型。

配额和绿证的考核方式及比例问题是当前颇具争议的难点。就考核方式而言,企业可以通过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来满足配额指标,如果消纳的可再生能源电量达不到配额的比例,企业可以通过购买绿证的方式完成配额。但如果企业没有完成配额,也没有买够相应的绿证怎么办?目前的解决方案是让相关企业向电网购买“替代证书”。这种替代证书的价格得根据“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成本等因素”确定。但目前各方对于这一方案还一直有不同看法。例如,价格制定是否科学合理、对绿证价格会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都是争论焦点所在。

而事关考核比例,在《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及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已经给出了各省级行政区域2018年、2020年的总量配额指标和非水电配额指标。配额和绿证如果强制交易,一定也会分省考核,各省比例不同。如何确定这一比例,各省也是各有各的想法。

“替代补贴”的目的仍难达成?

按照试行规定,绿证的认购价格由买卖双方自行协商或者通过竞价确定,但不得高于证书对应电量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贴金额。风电、光伏发电企业出售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后,相应的电量不再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的补贴。

可见,绿证交易制度诞生之初就肩负着替代补贴的使命。然而,面对拖欠已久的巨额补贴,知情人士也坦言,虽然推行绿证最主要的目的是替代补贴,但在自愿认购阶段还难见实效。如果下一步实行强制交易,实现这一目标可能会有希望。但由于具体的规则还没有最终确定,所以也不好说对于填补补贴缺口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有统计指出,截至2017年底,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已经突破千亿元。另一方面,根据交易平台的挂牌情况,大部分风电绿证的标价都只在200~300元/张,5月2日成交的最低价格更是低至137.2元/张。按照目前平台核发的2180万张绿证计算,即便是成交价达到500元/张的水平,全部售出的总价也只在百亿元左右。

彭澎也直接给出了“绿证不可能弥补补贴缺口”的明确回答。她认为,补贴还是要靠大面积征收可再生能源附加来解决。即便日后通过强制配额考核,主要目标也是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而不是填补补贴缺口。

可以看出,绿证问题千头万绪、积累已深,不管是从27185个绿证的总估值不足1000万元来讲,还是从认购率仅约0.12%且强制交易启动时间待定等表现来讲,绿证交易制度距离“促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和降低国家财政资金的直接补贴强度”的初衷还很远。

原文来源:中国能源报

Share
【免责声明】
  • 1、EnergyTrend-集邦新能源网」包含的内容和信息是根据公开资料分析和演释,该公开资料,属可靠之来源搜集,但这些分析和信息并未经独立核实。本网站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在本网站的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2、任何在「EnergyTrend-集邦新能源网」上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资料、资讯、研究报告、产品价格等),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均只作为参考,您须对您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如有错漏,请以各公司官方网站公布为准。
  • 3、「EnergyTrend-集邦新能源网」信息服务基于"现况"及"现有"提供,网站的信息和内容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 4、「EnergyTrend-集邦新能源网」尊重并保护所有使用用户的个人隐私权,您注册的用户名、电子邮件地址等个人资料,非经您亲自许可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会主动地泄露给第三方。
【版权声明】
  • 「EnergyTrend-集邦新能源网」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EnergyTrend-集邦新能源网」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
相关推荐

财政部提前下达2025年可再生能源补贴

发布日期: 2024 年 11 月 18 日 9:42  |  关键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