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参加了第三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并发表了“创新引领开放合作 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健康发展”主旨演讲,对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提出六点战略性指导。
万钢强调,氢能作为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重要保障,目前已被广泛纳入世界各国能源战略体系。中国也确定了氢燃料电池汽车重点发展方向,从2016年颁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开始,新能源技术创新行动规划、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2018年2月份国家四部委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都明确指出燃料电池汽车是重点发展方向。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目前已进入新的阶段。2017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实现1098辆,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辽宁等产业示范区。同时,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加速推进,截至去年底,全国运行的加氢站已超过10座,在建的还有20多座。
万钢认为,目前包括燃料电池电堆、发动机等在内的关键零部件的产品成熟度已基本满足车辆使用需求,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制约着产业发展,比如基础设施建设短缺、制氢供氢加氢的系统落后造成了氢成本剧增以及技术标准,检测体系严重滞后等。针对现存的问题及短板,万钢从六个方面给出产业战略指导。
一是要聚焦于突破关键技术。技术的持续创新突破是推动燃料电池汽车进入市场的核心动力,也是培育产业的首要任务。要建立政府引导和企业推动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攻克相关核心技术、系统技术、整车技术。
二是着力推广商业化示范应用,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动产业化。
三是选择好示范评估和安全管理,尤其注重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效果以及规范法规标准建设。从长远来看,产业需要形成一套氢能与燃料电池安全运行和监控机制。
四是科学规划布局,因地制宜选择低碳、低成本的氢能制取方式。比如副产氢、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等。同时还需要探索氢气储运的多种模式,破除思维壁垒,建立起有序的价格体系。
五是保持政策的延续性。现在可以明确的是,政府对于纯电动汽车的财政补贴将于2020年完全退出,但对于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将在一定程度上继续支持。
六是大力推动国际化,整合对接全球资源。开展高层次、高水平的国际合作,既是顺应全球氢能源和燃料电池产业融合发展潮流,同时也将有助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