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锂电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据了解,中国砸下千亿补贴支持该行业发展,其中一半以上更是用于发展和购买锂离子电池。
中国锂电企业的海外征战之路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更重要的是,作为该领域的核心技术部分,锂离子电池产业在中国可谓是风生水起。全国有近三分之二的锂离子电池是在中国生产的,而欧美国家仅占百分之一。众所周知,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中国,古有兵法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截其源,断其粮,敌可擒也。可见粮草对于战局起着关键作用。据了解,中国已经和智利、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富矿国家谈妥了电池原材料(锂、钴等)的供应合作,丰富的矿产资源及国家倾资为中国锂电大军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其中以比亚迪、宁德时代两家主力军发展更为迅速。
近两年,中国锂电企业陆续走出国门,励志“为国争光“,将眼光瞄向了更远的海外市场。就在几个月前,比亚迪刚刚与瑞士的NorthVolt公司达成合作,斥资12亿欧元(约合90亿人民币)在德国建立了世界最大的电池工厂salzgitter,还顺便拿下欧洲市场电动巴士20%的市场份额。
另一面,打下中国动力电池半壁江山的宁德时代,“出海“旅程也颇为顺利,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某个海外工厂也正是破土开工,预计2022年可实现14GWh的电池产能。
在两大巨头的带动下,一批批中国锂电企业如雨后春笋,纷纷在海外土地上崭露头角。孚能科技、蜂巢能源、微宏动力也相继表示将在欧洲建立动力电池工厂。据了解主打轻型车锂电企业的星恒电源已分别在印度、荷兰成立子公司,在东欧、东南亚、印度等地也欲成立生产基地。星恒电源相关人员表示,星恒电源目前以轻型车锂电池的产品优势迅速打入印度市场,并与印度本土最大电动两轮车制造商合作,目前已领跑整个印度轻型车锂电市场。
相对于中国企业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局势,日本、韩国也不甘示弱,纷纷你追我赶。虽说欧洲电动车企业飞速兴起,但早在欧洲各国反应之际,中日韩三国锂电大军已然成形,完成广泛布局,棋局才刚刚过半,三国“锂电大军“几近兵临城下。
斥资千亿,欧盟锂电企业意图逆袭?
作为电动汽车发源地的欧洲,显然不愿意在关键技术上受制于人,可零部件供应和成本让他们倍感焦虑,尤其是占据电动车总成本将近40%的动力电池领域。作为锂电池技术最早诞生地的欧洲,自然不肯轻易退出这场争斗。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欧洲作为工业强国聚集地,自然有它的傲气。当年中国凭借国家利好政策的资源倾斜,硬生生从欧洲虎口夺食,抢下光伏产业主导权,使盛极一时的众多欧洲光伏企业面临倒闭。历史还会不会重演?欧洲可不会坐以待毙,定要破了锂电亚洲独好的这盘棋。
素有汽车工业大国之称的德国,曾经坐拥顶级发动机技术,如今却在电芯上极度依赖亚洲供应商,是这个工业大国所不能忍受的。尤其在亚洲锂电企业纷纷进入德国市场的局势下,慢进则退的危机感,让德国铁娘子默克尔坐不住了,大手一挥拨发10亿,用于支持德国的一家电池生产商,同时也将资助一家电池研发机构,用于开发下一代固态电池。此外,德法两国还计划联合瑞典、波兰和西班牙等国,加大对欧洲动力电池产业的投资力度,以支持欧洲动力电池产业在未来十几年内,重新夺回一部分市场份额。
2017年10月,欧盟宣布启动电池产业联盟,宝马、大众、戴姆勒、西门子、雷诺、Northvolt等厂商纷纷加入。欧盟委员会能源副主席马洛斯·舍普科维奇表示,欧盟委员会将与欧洲各国政府、汽车制造商以及银行等融资机构一起,在欧洲锂电池供应链领域投资超过1000亿欧元,让欧洲人自己为未来该地区的电动汽车提供动力。
看到各国斥资竞争,美国人也闲不住了。据外媒报道,2019年12月5日,美企汽车巨头通用和韩国电池巨头LG化学共同宣布,将砸下23亿美元重金在美国俄亥俄州兴建一座大型合资工厂,主要用于动力电池的生产,此举意在后期尽可能为美国通用汽车的新能源产业服务。
各国企业不甘人后,奋起直追,试图打破中日韩三足鼎立的格局。
编辑点评:堆出于岸,水必湍之。毕竟当下群强环伺,欧洲的矛头直指亚洲,中国作为第一生产大国和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而首当其冲。中国锂电业历经十年风雨,在市场、产能及储备上独具优势,虽独具鳌头,但相对技术方面却还需要更进一步才能胜券在握。
正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新能源汽车发展随着欧洲各大主流车企的强势发力而绽放光彩,欧美及亚洲邻国也必将卯足劲追赶。未来锂电池业势必在欧洲将上演欧、韩、中、日、美等五国企业的强者之争。各国群雄逐鹿,争相分食这块大蛋糕,中国锂电是否还能高枕无忧我们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