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次利用电池+用电侧储能,本质是价值高地+价格洼地组合,无论从价值回归角度还是从企业趋利角度来看,用电侧梯次利用电池储能都应该成为电池储能行业的突破口。
“用电侧储能不仅可以享受现有的储能产业优惠政策,还能为用电侧提供巨大的环保价值和经济效益。随着项目大规模推进,之前一直被低估的用电侧梯次利用电池储能将迎来高估值时代。”近日,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储能设备技术专委会秘书长郭云高在国内首个用电侧储能梯次利用电池团体标准座谈会上表示。
近年来,我国储能产业多条技术路线不断突破,多种应用场景不断落地。继电网侧储能之后,用电侧储能引发业内瞩目。那么,用电侧梯次利用电池储能项目如何凭借前瞻性布局分羹市场“蛋糕”?
政策利好催生价值高地+价格洼地
“梯次利用电池+用电侧储能,本质就是价值高地+价格洼地组合,无论从价值回归角度还是从企业趋利角度来看,用电侧梯次利用电池储能都应该成为电池储能行业的突破口。”郭云高表示。
用电侧储能为何会受到诸多电池储能上下游企业广泛关注?郭云高认为,当前,用电侧电池储能是电池储能领域的价值高地。与电源侧、电网侧储能相比,用电侧储能可以全面享受储能产业政策,如峰谷差、电力辅助市场服务收益;可以为售用电企业提供附加价值,如降低容量电费、企业电网备用;最关键的是其充放电时间与电力通道的闲忙时间互补,充电是利用电力通道空闲时间,放电则是就地供电缓解电力通道的拥堵。
据郭云高分析,梯次利用电池也是电池储能领域的价格洼地。目前,随着整包利用技术、半拆包技术、低成本的模组技术等推出与应用,为梯次电池利用基本扫清了市场障碍。“退役电池仍有80%电池容量有待开发利用;造价可降低1/2,甚至1/3;综合利用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效果显著。”
评估指标经济性和可靠性仍是核心
任何工程技术的推广应用都应满足必要性、可行性、经济性和可靠性要求,用电侧梯次利用电池储能也不例外。必要性和可行性早在“2018储能行业元年”之前就已经被反复证实。
“影响梯次利用电池储能经济性的关键因素是梯次利用电池剩余电池容量的挖掘利用问题。例如,原油探明储量与开采储量、探明储量价值与实际开展价值并不相同,退役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曾经是行业的痛点所在。”郭云高认为,随着动力电池回收拆解及专业的储能系统配套企业能力的增强,回收规模化和规范化程度提高,因回收渠道多样化、碎片化导致的回收成本过高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成本下降可达30%左右。
据了解,储能技术发展让整包梯次利用变为可能。尤其是出现了一些快速高效低成本的拆包技术,同时匹配一些企业可以模组利用的技术,其建设运维成本可明显降低,极大地解决了梯次电池在用电侧的经济性问题。
除了经济性,可靠性同样重要,这也是业内专家多次强调的问题。“梯次利用电池是动力电池由于容量衰减退役而来的,其寿命处于生命周期的尾部,其可靠性更值得关注。近年来,多家企业在电池安全可靠性方面投入巨大力量,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和进步,如外部特征系统绝缘、漏液及容量快速衰减、内阻变化、漏电流增加等可进行系统的在线评估和监测。”郭云高强调。
需求巨大配套标准应无缝衔接
“进入2020年,我们清晰地看到动力电池退役大潮正在到来。据测算,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将退役20万吨,约合25GWh,主要是磷酸铁锂电池,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将达到70万吨,约合70GWh,每年增加约14GWh。另外,2020年我国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开始实现普遍性平价上网,技术先进性和经济性逐步体现,必然加速绿色新能源行业发展,也必将催生巨大的储能需求。”郭云高认为。
据了解,用电侧梯次利用电池储能涉及电池生产制造环节、使用退役环节、电力系统充放电性能与安全可靠环节、回收拆解环节,产业链较长、行业管理部门较多。用电侧储能系列标准制定不仅要全面覆盖电池生产、退役、梯次利用、回收拆解与退役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与安全可靠,还应协调好相关利益主体成为利益共同体,通过共同做好做大动力电池的全寿命周期的综合效益而实现各方的最大利益。
截至目前,国内累计开发了近百兆瓦时的梯次利用示范项目,对梯次电池在储能系统的应用做了很多有益尝试,也积累了很多经验。用电侧梯次利用电池储能是价值高地+价格洼地的复合体,更是未来规模庞大的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主要匹配场景。
郭云高建议,鼓励发电企业、用电企业共建共享用电侧储能,允许发电企业在用电侧投资建设的储能项目列为其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配套储能项目,避免不必要浪费;将用电侧储能项目列入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目录和电池回收拆解的前置环节。
“聚合力、集众智、谋共利是我们用电侧梯次利用电池储能系列标准的出发点,也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做好顶层设计,提前统筹好动力电池的设计、生产制造、使用维护、梯次利用和回收拆解的无缝衔接,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地做好相关工作。”郭云高强调。
文章来源: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