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身福建金石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石能源”)新一轮战投名单,比亚迪低调入股的姿态颇显从容,多线出击的“野心”却不可小觑。
公开信息显示,金石能源近日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包括比亚迪、汇金创投、厦门国兴投资等在内的多家股东,注册资本增至约2.15亿元,公司经营范围扩展至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发电设备租赁等领域。
一方是异质结“新贵”,一方是光储界“老骥”,自带“新能源基因”的企业在借力资本、成长添翼的同时,传统巨头们也通过投资、自研等动作完成了对产业变革的布局——一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能源生态版图浮出水面。
股权纽带结起“金石之盟”
行业赛道和技术积淀,无疑是比亚迪入股金石能源最看重的吸引点。
官网显示,金石能源主要从事HDT高效太阳电池产业化生产设备及整套生产线“交钥匙工程”的研发、制造、销售及综合服务,涉及太阳能电池、异质结、非晶硅层、非晶硅薄膜等技术领域。
回溯公司发展履历,2005年,金石能源进入硅基薄膜太阳电池技术及装备研发;2010年,成为第一家薄膜太阳电池装备销售超过1GW的国内厂商;2011年,高效HDT异质结太阳能电池项目小型研发实验线建设成功;2014年,第二代HDT产线建设成功,效率突破21.5%;2016年,高效HDT异质结第三代产线正式投产,成为中国首条百MW级的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太阳电池生产线;2020年,推出第6代设备,单机产能达到350MW。
摸爬滚打十余载,为金石能源积累下了深厚的“专利池”。据悉,公司现已申请了超过150项高效太阳电池相关专利,其中市场价值较高的包括“太阳能电池及其栅线电极的制作方法”等。
研发成果应用于生产端,2020年开始,金石能源逐步将微晶工艺导入自主研发的PECVD设备,在具备成熟的HJT电池微晶工艺基础上,推出HJT电池双面微晶化PECVD设备。相较于同行的N层单面微晶设备,微晶掺杂层的HJT电池的转换效率可高出0.5%,并具备规模化量产的可行性。由此,金石能源成为国内首家具备HJT电池双面微晶化技术并推出相关设备的企业。
另一头,把二次电池及光伏列为四大业务板块之一的比亚迪,也早早以股权为纽带,拓展自身在新能源领域的边界。
2020年9月,比亚迪入股光伏企业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后者主要从事硅锭、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组件及太阳能应用产品等,助力比亚迪在太阳能光伏组件和系统解决方案业务上更进一步。而此番联手金石能源,更是被视为比亚迪布局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的又一举措。
多线出击共建新能源生态
是车企,而不止于车企。今天的比亚迪,更像是一家由汽车、电子、新能源和轨道交通“四个轮子”共同驱动的公司。
“我们的梦想是通过技术创新,构建零碳、零排放的生态环境系统,使环境更绿色更环保。”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向外界描述过这样一个全新图景:从太阳能发电到整车制造再到储能,构建完整闭环。
如何让这个“梦想”照进现实?2008年,比亚迪太阳能公司成立;同年12月,投资额5亿元、主要生产多晶硅和太阳能电池的比亚迪太阳能项目开启;2010年,比亚迪搭建自有组件团队,自主研发硅胶组件产品,并在巴西市场实现应用,完成了全球最大的硅胶双玻组件光伏项目建设。
比亚迪太阳能还在其官网上自豪地“晒出”:以液体硅胶作为封装材料,使用玻璃作为背板材料,并在组件周边使用高防水的聚异丁烯橡胶密封——这样独特的材料组合,让公司双玻组件拥有优异的湿气阻隔能力,优异的抗紫外特性和耐候性。
致广大而尽精微。过去10余年,王传福对于“跨界”的尝试,让比亚迪的外延不断扩大。“比亚迪有技术‘鱼池’,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技术,市场需要时,我们就捞一条出来。芯片、电动车、轨道交通等都是‘鱼池’里的大鱼。”如今,这个“鱼池”里又多了“一条”光伏。这意味着,王传福亲手“拆散”了自己一手打造的垂直一体化模式,力图让每一个业务板块都发挥光热。
与此同时,新能源的广阔赛道还吸引了华为等巨头下场“竞速”。
造车、研“芯”、向“光”而行,对于这些寻求“多方位发展”的巨头们来说,新能源没有边界设限,只有互联互通与无限可能。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