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推动锂电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提出,争取到2025年全省锂电池产能规模突破500GWh,全产业链产值超过6000亿元,全省累计建成电动汽车换电站达1000座以上。
根据《实施意见》,福建将从打造自主可控产业创新体系,培育完善锂电产业链条,推动多元化应用示范,完善产业人才支撑体系,加强产业统筹协调等方面,推动锂电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意见》指出,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材料装备自给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不断提高关键材料、装备的国产化率。还提出要以“揭榜挂帅”“军令状”“赛马”等形式,组织实施锂电新能源新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示范应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等。
《实施意见》强调,福建各地可发挥各自的资源禀赋,培育完善的锂电产业链条。例如,宁德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建设全球领先的锂电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核心区;厦门重点聚焦锂电池终端产品;南平、三明、龙岩等地区发挥石墨、氟新材料等领域资源禀赋优势;福州、漳州、泉州等地区围绕动力电池、储能、隔膜、电解液、壳体等,打造一批特色制造基地等。
数据显示,宁德已累计引进80多个产业链项目,以及上汽宁德基地及其配套的40多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项目,已建成投产和在建电池总产能合计330GWh,成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
值得关注的是,《实施意见》还强调,要推动新能源的多元化应用。例如,全面推广“新能源+储能”一体化开发模式,充分发挥新型储能对新能源消纳的支持能力,实现储能与新能源深度融合、联合运行。同时,探索推动换电模式加快发展,积极争取将换电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纳入新基建范畴等。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贵州、江西两省也相继发布锂电池产业发展指导政策。
其中,10月10日,江西省印发《关于做优做强我省锂电新能源产业的若干政策措施》,着眼于重大项目的招引,针对正极材料、下一代负极材料、动力电池等领域,加强锂电产业强链延链补链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
11月21日,贵州省工信厅发布关于对《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22-2030年)(征求意见稿)》,规划在2025年实现5000亿产值,形成动力电池产能120 GWh。
来源:福建发改委、集邦锂电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