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光伏企业面临亏损,并且这次行业波动造成的亏损远大于前三次波动。”
在11月18日召开的2024第七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其发表的《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回顾与形势展望》的主题演讲中表示,2024年各环节的价格相比去年的高点降幅都在60%至80%左右,降幅如此之大就造成了中国光伏企业今年下半年基本上各环节都在亏损的原因。
此外,前三季度制造端的产值下降超过了44%,预计为5700亿元,“这相当于2012年全行业销售额的近2倍,这是非常恐怖的。”王勃华说。
他表示,持续大面积的亏损会影响光伏行业的技术投入、技术研发,也会导致核心人才、核心技术的流失,如此就会带来核心竞争力下降的风险;而且在应用端也难以使产品供应、产品质量和产品服务得到保障。
此外,他还分享了市场端和海外市场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对来年行业发展的展望。
演讲原文如下:
回顾
今年前三季度,整个光伏行业的发展用四个字概括就是——有增有降。增长部分不仅是制造端产量在增长,应用端、出口量等方面也在增长,幅度也都在20%以上,应该是高于多数行业的增速。
另一方面,我们(光伏行业)降得也很厉害,一个是价格的下降,另一个是产值的下降、出口也在下降,降幅均超30%,更是高于全国的其他多数行业。为何会造成如此现象?
王勃华表示,主要就是价格问题,我们(光伏行业)价格出现了快速的下降。从今年1月初到10月,多晶硅的价格下滑超过了30%。硅片价格超过了40%,电池和组件降幅稍窄,达到20%。但实际上是因为电池和组件这两个环节的扩张周期相对比较短,所以其产能大幅增加的时间节点和价格下降的时间节点比较靠前,其去年就已经开始了。
以组件为例,去年下半年组件价格的降幅就已超过了30%,换句话说,今年前三季度的20%的降幅是在这30%的基础上的进一步下降。
应该说,自今年1月至9月的这三个季度以来,光伏价格是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进入10月份以后,在行业的调控作用下,应该说央国企的集采价格出现了企稳,但也只是个开始。后续我们还有许多艰难的工作要做,我们仍然处于调控期内,急需在应用端来控制低于成本价的投标行为。
对于制造端的发展问题,我们需要关注的一是虽然产量都在增长,但增幅出现了快速下降,整体增幅低得在20%左右,高得在40%左右。但在去年前三季度增幅最低也在72%,最高达86%。可见增幅在快速下降。
与此同时,季度的增幅也在不断地下降。具体来看,二季度(的增幅)低于一季度,三季度低于二季度。
另一方面,在调控作用下,从一季度以后,通过产能出清、产能利用率下降等方式来减少供应。所以出现了三季度以来硅料、硅片两个环节的同比都出现了下降,组件基本上是持平,只有电池有小幅的增长。这是因为电池海外出口所致,特别是印度、土耳其增长的比较快。
在产能分布方面,自2020年到现在,我们(光伏行业)经历了史上最大的一轮产能的快速扩张。这一轮扩张下来,我们光伏产业的分布应该说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被重构了。
在多晶硅环节,在此轮扩张之前,多晶硅环节产能的半数江山在新疆,但目前新疆的占比只有22%,在加速向内蒙古、云南、四川、青海等地方转移,利用的是低电价的优势。
在拉棒环节,在过去传统的集中地的基础上,增加了青海和四川两个集中地,并且这两个地区在快速上升。
切片环节的特点分散度比较高,这个和我们一体化企业以及电池产能的区域分布的特点密切相关。
在电池环节最显著的一个变化就是四川在本轮扩张之前排名第四,目前上升到了第二位,头部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组件环节相对比较平稳,仍然是江浙皖,但安徽的比例有所提高。
在光伏应用市场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光伏装机160.88GW,同比增长了24.8%,增速还是较快的。不过不能和去年相比,去年超过了140%的增速,不过这个增速也是相当快的。
在月度装机方面,有两点值得关注:
一是3月和4月出现了四年以来的首次月度同比下降。这可能和两个因素有关:例如,去年三月份正是疫情之后的恢复性增长,所以其增长比较快,同比2022年3月增长超400%。如此,这个基数本身就比较高。再加上这段时间正好处于光伏行业价格下降周期内,年初的并网压力也不大,所以有一定的价格继续下降的观望预期。
二是7、8月出现了环比下降,主要表现在分布式光伏。这也是和组件价格有一定观望情绪有关。另外和我们的消纳、分布式政策的调整变化也有相当的关系。进入九月份之后出现了环比较大地上升,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大基地是有9月并网的要求。
在装机结构方面,集中式装机市场基本变化不大。今年前三季度以来,变化比较大的是分布式。
一是分布式的分散化趋势比较明显。根据统计的分布式装机前10名地区在整个分布式市场的占比下降了六个百分点;户用前10的占比在整个户用装机里也下降了六个百分比。
二是户用分布式的装机下降速度较快,整体下降了31%。其中,传统的装机大省冀鲁豫下降较多,例如山东下降了56%,河南更是达到了91%。
除了户用之外,其他分布式装机受到分布式消纳、分布式收益以及分布式政策变化等多重影响,在二、三季度也同比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在海外市场方面,总体的一个趋势是量增价减,所以造成了我们整体出口额下降超过了35%。
从出口产品结构来说,硅片和电池的出口结构在下降,相对来说组件在上升。其中,硅片环节出口额下降比较明显,在整个出口额的占比下降了4.5个百分点。这与中国光伏企业东南亚地区的电池产能利用率下降有着强相关。
出口量方面,电池的出口量同比高一些,这或许与我们海外组件产能建设进度在加快有关系。
另外需要关注的一点是,硅片、电池和组件这三个环节的出口量,进入三个季度以后,全部都出现了环比下降。其原因一个是价格下降的边际效应正在减弱;一个是海外的库存逐渐的高起来,进一步进口的意愿在降低;还有一个是欧洲等地的分布式需求正在疲软。
从今年前三季度电池的出口市场来看,印度、土耳其和柬埔寨是我们电池出口的前三大市场,特别是印度,基本占了半壁江山,这说明印度的总建产能增长是比较快的。
在今年前三季度组件出口市场来看,欧洲依然是我们最大的出口市场,但其占比在快速下降。除欧洲以外,南美、南亚、拉美和中东的市场份额在加大。
另外组件的出口市场多元化趋势显著。前十大市场以外的“其他”市场份额超过三分之一,其中孕育着许多新型市场正在快速成长。最近国外有分析称,2021年GW级的市场全球一共有16个,到了2024年他们预计将要达到45个。换句话说,三年的时间将要增长近2倍。这也意味着此后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问题与挑战
在制造端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光伏企业面临亏损,并且这次行业波动造成的亏损远大于前三次波动。根据行业媒体统计,在121家光伏企业中有39家企业净利润是亏损的,这个数字高于以往周期波动的上市公司的总数。
另外就是我们各环节的价格相比去年的高点降幅都在60%至80%左右,降幅如此之大,是造成中国光伏企业今年下半年基本上各环节都在亏损的原因。
再有就是我们前三季度制造端的产值下降超过了44%,这部分算下来是5700亿元,这相当于2012年全行业销售额的近2倍,这是非常恐怖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企业亏损之中,主产业链头部企业的亏损更为严重、突出。在12家主产业链的头部企业中,有10家企业净利润是亏损的,合计亏损金额接近250亿元。而在10家亏损的企业中,有9家的净利润降幅超过了100%。如此,久而久之则会对我们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肯定会影响我们的技术投入、技术研发,也会导致核心人才、核心技术的流失,如此就会带来核心竞争力下降的风险;而且在应用端也难以使产品供应、产品质量和产品服务得到保障。
在市场端方面,我们(光伏行业)面临两方面问题:
一是在装机方面,集中式装机面临着用地政策趋严、审批流程复杂等问题;分布式面对的是低压端承载能力受限,配电网接入容量空间在减少。
另一方面是销量方面,我们面对的是电网建设滞后,光伏并网难的问题,还有煤电组灵活性改造缓慢影响新能源发电上网的问题;还有就是我们送出线路的速度和我们新能源的建设速度不匹配的问题。
此外,最近分布式的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发布了,其中对于我们分布式光伏,特别是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带来了比较重大的影响。大型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必须全部选择自发自用模式,一般工商业的分布式项目也不再允许全额上网,这也是给我们带来了挑战。
同样在海外市场方面也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贸易壁垒形式严峻。一方面欧美印等传统对我国光伏产品进行限制的市场在加快出台或是加快落地限制我们的出口措施;另一方面这些地区的限制范围在加大,已经涉及到了东南亚我们光伏产能的出口。
二是海外产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截止今年的10月,美国的组件产能已经增加到了45GW,这意味着美国三年时间增长了十倍;印度截止今年6月其组件产能呢个不少于77GW。这两家最大的市场的产能已经大大超出他的装机需求。故其不仅自我满足率高了,另一方面像印度、土耳其这些国家也在大力争取向欧美这些地区出口,就是直接对中国的光伏企业的出口展开直接竞争。
展望
为了实现COP28的1.5摄氏度的温控目标,根据IEA预测,2024-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需增加超过5520GW,其中各年光伏装机将不少于500-700GW。这是一般情形下的,如果情况乐观将会比这个还要高。
另一方面在发电量方面,IEA预计2027年光伏太阳能的发电量要超过风电;到2029年要超过水电,成为最大的可再生能源。
从IEA的角度来看,对光伏产业是非常看好的。同时,IEA对2010-2023年的发电成本做了分析,结果就是这13年间,LOEC从0.46美元/kWh降至0.044美元/kWh,降幅接近90%。
与此同时,在这期间,2023年的新增装机是2011年的近13倍。所以成本的降低大大地促进了光伏的增长,这种趋势还在持续,应该说会继续促进光伏的装机增长。
在此背景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对全球和中国的装机预测仍将保持在高位态势。判断理由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全球市场方面,一是今年上半年世界各主要光伏市场的装机增速均超过了20%,其中两大主要市场美国和印度甚至超过了60%;二是尽管去年的基数比较高,但各权威的预测机构仍然都调高了今年的光伏装机预期。
中国也是同样如此。在今年年初之时,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今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在190-220GW。因为短期来看,我国有一系列政策能够托举我们的装机需求;从长期来看我们也面临一系列的新机遇。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召开的针对2025年路线图的专家研讨会上,专家一致认为,我国今年的光伏装机可能不止220GW,可能在250GW。目前,关于这个预测协会、专家正在紧锣密鼓地研究,不排除在下个月的光伏行业年度会议上,有可能会调高线路图的预测。
从长期来看,光伏面临的新机遇有哪些呢?
从政策层面看,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各部委层面,今年出台了许多政策。从侧面体现了对光伏发展的利好。协会秘书处将这些政策归纳为终端应用电气化、电力消费低碳化、能源生产低碳化和电力系统友好化。
终端应用电气化,有利扩大电力的消费市场,也就是说电力消费这块蛋糕会越来越大。
电力消费低碳化和能源生产低碳化都离不开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换句话说,也就是在未来电力这块蛋糕继续做大的情况下,光伏在这块蛋糕里所占的比例也在增大,两者相加,这个市场会更加大一些。
电力系统友好化,实际上提高了电力的接纳能力,扩大光伏的市场空间。
在法律层面,《能源法》刚刚发布,明年1月1日起就要开始执行。从《能源法》的内容来看,首先坚定了我们大力推进和发展光伏产业的信心,因为《能源法》相比《可再生能源法》和《电力法》更加具有全面性、整体性和综合性,应该说是从法律层面对社会用能方面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进行了法律保障。这对于光伏来说是顶层方面的利好。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消纳责任主体,不光是电网,还有供电企业、售电企业以及以及电力用户,这相对于弱化了电网的责任;另外还设置了可再生能源消费在整个消费里面的最低的比重目标。
从任务层面来看,光伏在十五五乃至以后还承担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助力全社会的低碳化进程。
对此有两个路径:一是光伏自身的生产要低碳化,降低自身的用能水平减少碳排放和采用绿电等方式降低碳排放;另一个是推动社会用能的低碳化,其中包括能源领域的低碳化、工业领域的低碳化以及交通领域的低碳化等。
最后,大家都知道光伏近几年来面临着非常大的一个难题——消纳困难。面对这种困境,我们不能一直依赖以前的办法单打独斗,而是更多的是要和其他的相关行业来协同发展。比如:氢能、储能、新能源汽车等。在发展这些产业的同时来推动光伏自身的发展。
来源:数字新能源D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