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随着施工机械的轰鸣声响彻云霄,入驻左云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左云16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正式破土动工。作为国家“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不仅是省重点工程,更是晋北采煤沉陷区首批落地的新能源标杆项目,标志着左云这座传统能源大县向绿色低碳转型迈出历史性一步。
破局:采煤沉陷区的生态涅槃
晋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煤炭生产基地,历经数十年高强度开采,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区。面对土地复垦难题和生态修复压力,左云县创新提出“新能源+生态治理”发展模式。项目选址于生态脆弱的店湾镇采煤沉陷区,通过“板上发电、板下修复”的立体开发模式,将建设光伏矩阵与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同步推进。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还可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植被覆盖率。
布局:百亿元投资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该项目总投资62.8亿元,规划建设总装机容量177万千瓦,其中光伏发电160万千瓦、风电17万千瓦。项目创新采用“风光储一体化”设计,配套建设400MWh储能系统,通过智能调度平台实现源网荷储协同运行,减少传统能源使用,提高能源利用率,项目预计在2026年竣工投产。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项目将接入正在建设的大同-怀来-天津北-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通道,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输送清洁电力约35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标煤9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52万吨。
赋能:能源革命下的县域经济转型
作为国家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实践,该项目承载着多重战略使命。左云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俊云表示:“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2亿元,创造就业岗位300个,更重要的是将带动新能源装备制造、智慧运维等产业链发展,预计可撬动上下游产业投资超百亿元。”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左云项目将生态修复、产业导入、民生改善三项重要工作进行融合,协同发展,为同类地区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经验。目前,左云开发区已吸引8家风电光伏企业入驻,产业链项目总投资达99.95亿元。为打造省级绿色低碳循环示范园区,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届时这片曾经伤痕累累的土地,将焕发出绿色新生的澎湃动能。
攻坚:政企协同打造
为保障项目高效推进,左云开发区建立了“五个一”推进机制:一个项目专班、一套定制方案、一张进度清单、一组要素保障、一项考核办法。开辟绿色通道,压缩审批手续办理时间,创新实施“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左云开发区将为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力促项目高效率推进、高标准施工、高质量建设,争取让左云的绿电早日润泽左云造福国家。
来源:左云经济技术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