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
本周动力电池变化不大,头部企业产能持续爬升,比亚迪第二季度盈利约19.92亿元-24.92亿元,相较于去年第二季度增长约113%至166%;用户端储能企业订单饱满,供不应求,材料价格下行,大型储能产业链也有望呈现量利齐升;新能源汽车在高油价下,对低油耗的混动车型的需求拉动作用明显。
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
本周原材料磷酸价格继续小幅走弱,而磷酸铁价格则保持稳定。整体来看,市场显得波澜不惊,传统企业新投产项目产能逐渐爬坡,跨界企业按部就班的往下游送样认证(与下游铁锂厂合作开发或者绑定销售的项目认证速度可能更快),但供需偏紧格局暂时短期仍将延续,预计磷酸铁价格将继续维持高位平稳运行;碳酸锂市场,本周Pilbara第七次拍卖完美收官,较上次拍卖价格稍有下滑(折合成碳酸锂单吨成本约45万元/吨足有),显示锂盐厂继续拍卖高价的意愿不强,碳酸锂报价较上周平稳运行;本周磷酸铁锂价格仍然维持在15.5万元/吨左右(动力型)平稳运行,创普斯新能源2万吨新产能投产。总的来说,磷酸铁锂市场供应充足,下游电芯厂需求旺盛,但供大于求的矛盾也将继续维持。后市预计磷酸铁锂价格跟随碳酸锂价格会有上下波动,但毛利率偏低的状况却难以好转。
三元材料:
受原料行情影响,近期三元材料报价下行趋势未见改变。从市场层面来看,受益于国内动力市场下半年的高预期以及电池企业的产能爬坡需求支撑,主流企业的动力型产品接收到的订单需求再次刷新,预计7月三元材料市场的整体供给量环比增加将达到10%左右。此外,考虑近期数码消费、电动工具等细分领域的需求疲软,中高镍等动力型产品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三元前驱体:
有色板块下行行情仍在持续,本周三元前驱体报价继续回落。镍原料方面,印尼项目的释放带动硫酸镍的原料供给压力不断减轻;本周钴原料下跌趋势放缓,尽管数码消费端起色未显,但当前价格附近成本支撑作用明显,后续钴价或震荡企稳。前驱体方面,受益于下游供应链传导来的增量反馈,企业生产安排基本跟随调整。
负极材料:
近期负极材料材料市场尚可,第一、第二梯队企业均感受到了来自下游电池厂家的热情,预期订单量明显增长,但是头部厂家当下仍受制于石墨化供应能力,实际交付预计本月不会出现大幅增长。本月部分电池厂家会出现电池需求量大于实际采购的情况,主要是在二季度疫情期间部分厂家备了一定库存,为三季度旺季产量快速增长做好了准备。对于小规模的负极材料厂家而言仍是生存不易,一方面其客户终端市场盈利能力较弱,对成本的大幅上涨难以承受,负极厂家成本传导并不顺畅;另一方面石墨化代工资源难寻,石墨化新兵企业产品品质不够稳定等,这些均让小规模负极企业狭缝中求生存。短期来看,负极产量的大幅增长依然要靠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带动。另外,目前负极材料厂家普遍对下半年预期较高,信心十足,对于年初计划均觉得完成不在话下。
隔膜:
本周隔膜整体变化不大,7月海外终端客户产线升级改造,对于动力电池需求略有减弱。国内动力电池客户整体保持高需求,虽7月新能源销量受到传统季节因素影响,但动力电池厂商增产需求仍然强劲,除头部电池厂商外,二线动力厂商近期上量显著,带动隔膜需求的提升。
消费领域方面, 消费电子以及电动工具的需求不振,细分领域隔膜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出货环比下滑。
产量方面,今年上半年隔膜产出同比增长60%以上,出货量超过50亿平米大关,预计国内全年产出将超过100亿平米。
企业动态方面:隔膜龙头发布了2021H1的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96亿元—20.76亿元,同比实现接近翻倍增长,受益于公司湿法锂电池隔膜产能持续提升,竞争优势不断巩固,公司持续开拓海内外市场,湿法隔膜的产量和销量持续稳定增长全年预期出货目标维持在45-50亿平米。
电解液:
本周电解液市场需求持续向好,价格基本稳定,各电解液厂家扩建计划稳步推进,随着下游需求好转,本周电解液出货量均有所增加;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钠离子电解液逐渐排上日程,生产锂电池电解液的厂家纷纷表示已具备生产钠离子电解液的技术;钒电池成为储能新风口,但由于成本原因,钒电池推进速度较为缓慢。
原料方面,六氟磷酸锂市场需求恢复情况与预期相符,六氟大厂基本满负荷生产,本周六氟价格基本稳定,业内人士认为,考虑到新建产能的爬坡速度与下游需求的恢复速度,六氟市场短期供需错配现象依然存在。溶剂方面,溶剂市场逐渐恢复,部分溶剂厂家停产检修,市场供应稍微偏紧,电子级EC价格小幅上涨,其他溶剂价格基本稳定。添加剂方面,本周添加剂价格微降,目前添加剂市场价格普遍逼近成本价,部分小厂因无法覆盖成本而出现停产现象,随着下游需求的好转,添加剂价格或将小幅上调并逐渐企稳。
整体来看,电解液市场恢复情况与预期相符,各大厂商排产计划均有一定增幅,随着需求旺季的到来,电解液整体市场需求曲线正在加速反弹。
铜箔:
本周电解铜价格从5.87万元/吨,一路下滑至5.63万元/吨。宏观因素仍为主导。美联储加息预期继续上涨,高通胀对全球经济构成了系统性风险,使得大宗商品价格一路下滑。
随着下游电池需求端的好转,铜箔厂接货意愿有所回升,加工费企稳,在4-4.5万元/吨。新扩产能布局稳步释放,大多数以6μm及以下规格为主,因此良品率是企业间的竞争的核心。本周PET复合铜箔,再度推上市场热点,但目前还处于试验期,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对锂电铜箔的冲击未造成严重影响。
来源: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鑫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