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外多国针对中国企业出台相关政策,美国决定对东南亚四国的光伏产品,两年内免征新的关税及准备自2022年6月21日起禁止新疆所有产品进口,欧洲通过《反强迫劳动海关措施决议》,印度决定对中国太阳能涂氟背板征收反倾销税,中国企业出口贸易阴云笼罩,国际贸易战全面爆发,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中国光伏企业凭借其强大的竞争优势定能行稳致远,在危机中寻求先机,在变局中开辟新局。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光伏组件暂停征收新关税,非疆制造问题日益突出
6月6日,美国白宫发布声明,针对此前提出的对东南亚四国开启光伏组件反规避调查,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对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光伏电池组件有可能征收新的关税提供两年的豁免期限,这一新举措有望在短期内促进美国光伏市场迎来快速发展。
回顾本次事件,3月28日,美国商务部(DOC)宣布,将立案调查中国光伏组件制造商通过将部分制造业务转移到东南亚国家以规避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的行为,此次调查将涵盖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东南亚四国,涉及天合、阿特斯、协鑫集成、隆基、晶科、晶澳、腾晖、正泰等中国乃至全球光伏产品龙头企业,影响十分深远。
此次反规避调查成立后,美国国内许多项目商因组件企业的不确定性暂缓拿货,装机进度十分堪忧。由于该草案对光伏行业造成的重大市场混乱及其对各州工人和企业的破坏性影响,19位州长联合签名致函敦促美国政府尽快结束对反规避光伏关税案的审查,最终美国出台相关政策,对东南亚四国光伏组件暂停征收新关税,同时提出将大力发展美国境内光伏产能,以尽快满足当地需求,减少进口,带动就业。
虽然目前反规避调查仍未停止,但不管结果如何,近两年内美国将不会对东南亚光伏产品征收新的关税,再加上美国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本土产能短时间内无法满足当地需求,将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仍然依赖进口,利好在东南亚建厂的中国企业,出货量有望迎来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美国准备自2022年6月21日起禁止新疆所有产品进口,非疆制造问题日益突出,虽然中国有庞大的非疆产能,但企业需提供证据证明出口美国产品中不含有生产于新疆或是清单实体生产的成分,部分组件出口面临扣留风险,中长期来看,在中国企业准备充分证明材料后,出口美国也将无虞。
表:中国及东南亚光伏组件出口税率;来源:集邦咨询
欧洲通过“反强迫劳动”决议,预计影响十分有限
尽管美国的反规避调查影响暂时告一段落,但非疆制造的问题又重新回到公众视野,欧洲近期通过了《反强迫劳动海关措施决议》,要求在欧盟各国海关采取措施禁止“强迫劳动的产品”进入欧盟市场,还提出要建立一份涉“强迫劳动”的企业和地区名单,目前名单尚未明确,将涉及包括光伏在内的多个行业,预计立法将在今年9月完成,短期内尚无实质影响。
根据SolarPower Europe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欧洲本土电池片/组件产能仅为0.8GW/8.3GW,以及对应20.7GW组件的硅料产能。仅欧盟在2021年就已新增25.9GW光伏装机,远超本土产能供应量;同时,为应对能源危机,摆脱能源依赖,欧洲REPowerEU还提出2025年累计光伏装机量将达到320GW的目标,装机需求十分庞大,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链生产基地,欧洲加快新能源建设的步伐必然也绕不开中国制造;供应上,据国盛电新统计,2021年底中国非新疆硅料的名义产能达41万吨左右,占比超过50%,预计到2022年底,中国非新疆硅料的名义产能将达到72万吨,完全能够满足欧洲当地需求。此外,中国企业对非疆制造问题已开始有所准备,目前部分企业都已准备好相关溯源材料以应对此次风险,整体来看,即使9月份立法通过,中国企业也能平稳应对,预计影响十分有限。
图:2022年欧洲光伏新增装机量预测(单位:GW)来源:集邦咨询
印度决定对中国太阳能涂氟背板征收反倾销税
无独有偶,6月15日,印度财政部对印度商工部提交的“中国涂氟背板反倾销案”予以裁定,财政部认为中国的涂氟太阳能背板产品存在反倾销行为,对印度本土企业造成损害,要求对从任何国家进口的,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涂氟背板(不包含透明背板)征收762美元/吨的关税;对中国产任何国家进口的,非中来新材公司所生产的涂氟背板(不包含透明背板)征收908美元/吨的关税;对其他国家生产的,但最终从中国进口的,任何背板企业的涂氟背板(不包含透明背板)征收908美元/吨的关税;但排除对透明背板产品的征税。
从产能来看,目前中国生产的太阳能背板占据了全球约90%的市场份额,而印度本土背板产能较小,暂时无法满足本土需求,短期内仍以进口中国的背板为主,且背板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生产设备及核心技术专利均在中国境内,生产技术成熟,规模效应显著,优势明显,预计印度背板生产技术及产能很难在短时间内超越中国,短期内仍无法从根本上摆脱中国制造的问题。
图:2020年背板企业市占率;来源:TaiyangNews
综上所述,目前美国、欧洲、印度对中国的光伏产业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打压中国光伏产业进而扶持其本土光伏产业链,但面对中国在光伏产业强大的竞争力,美国、欧洲、印度本土产业链在短期内实现与中国匹敌的产能,且在技术及规模效应上不具备竞争优势,不顾后果地强行反对中国光伏产品进入本土市场,将对当地光伏市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短时间内中国制造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本文由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原创,如需转载或引用数据,请标明出处。